徐建军的开始:创业就是欲望和残酷的消耗
--Tips:点击上方蓝色【商业人物】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徐的父母都是会计,普通的工薪家庭不会给孩子带来他口中的“饥饿感”,加之父母并不严厉,所以徐的少年时期一直很自由,只是缺乏认同感——他再次强调,“我们小的时候当官的子女会被认同,慢慢的有钱人的子女会被认同。”
为什么如此需要被认同?徐用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过的话来解释:“不要把资源留给那些你鄙视的人,我们要占有更多,在我们手上一定是更良性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2014年12月,开始众筹拿到了来自盈动资本等机构的1000万元天使投资,一年之后A轮融资3350万元,三个月后经纬创投和元璟资本跟进,估值翻了一倍。到B轮时团队也由原先的五六十人扩大到现在的130名左右,搬进了更大的办公空间。 徐建军认为开始众筹本质上也是想让好的资源被效率高的人和机构掌握,“资源掌握在我们手上,一定比掌握在那些人手上更有用。” 开始众筹定位为生活方式及消费的众筹服务平台。“开始吧”微信订阅号作为众筹项目的宣发渠道,曾经通过一条推送众筹了近四千万人民币。开始众筹的收益则是其中的5%。 “商业人物”推送的今天(5月25日),徐建军在朋友圈写道:本月认筹额过五千万应该没什么悬念,这样连续三个月认筹额超五千万了,算是站稳了一个小台阶。 A轮投资方之一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季薇曾在接受亿欧网采访时提到:“内容已经可以直接转化成交易,开始众筹就是这个领域的案例。” “每年切掉一个行业,今年是民宿。为什么要有一个号叫‘一人一城’?一个民宿筹了五百万,就是一条文案的事。基本每天都有项目,他们今年可能要筹三到五百个。”与徐建军共同发起新媒体工场的萧三郎介绍道。 据《新周刊》一篇名为《看开始众筹如何讲好每一个故事》的报道介绍,在参与创立的《行报》成为杭州市场零售量第一的周刊之后,徐建军参与创办了速贷邦和东融集团,它们是杭州目前发展最为瞩目的民营金融机构之一。那篇报道发表一个月之后,作者胡赳赳离职,出任开始众筹生活方式总策划。 徐觉得自己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强的人,能瞬间看清每个项目里的链条,所以也看懂了整个行业的运转规律。他首先认定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然后就会去看终局。这个终局会是什么,他表示自己隐约能感觉得到,感觉到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东西,如果是小而美的,就不会去做了,“因为小而美的事情原来我们也做过,现在想在商业上实现一下价值,这个比较充实”。 从不谈“内容创业”的原因是,徐建军认为内容创业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商业价值,开始众筹本质上是一个产品,先有产品逻辑,后有媒体逻辑,必须把产品和媒体分开,而整个的商业架构服务于消费升级领域。 媒体经历的优势表现为通过做公众号来筛选用户,提高有效转化率,徐曾提到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最有名的著作《乌合之众》中的一句话: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是目前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从互联网金融角度理解,则是通过内容做流量,高效率,低成本。整体的商业模式就是最后资金端与资产端的匹配。“不是说我喜欢做媒体,就做了一堆公众号出来,然后才去想如何变现。我们是先有商业框架,后做公众号。”徐说,“后面的那部分我们叫内容连接交易,模型想清楚了,才做内容,但在外界看来我们好像是先做了内容,其实众筹项目在前,比如说要做精品酒店这个行业,我们就做了‘一人一城’这个号出来,用这个号去拿流量,三个月,三百万的钱,做了一百万粉丝。”
一开始,徐建军有点怕“开始系”这个词,他交代合作伙伴詹正凯“先悄悄做事,看起来是几个独立单元,慢慢发现它是一个生态,其实以后还会有很多公司”。
但“开始系”的确已悄悄开始建立。 今年年初,徐建军与财经媒体人詹正凯、资深媒体人萧三郎联合发起了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批量生产新媒体运营人员。3月,地心引力宣布获得1050万元天使轮融资,开始正式招收学员。地心的团队就在开始众筹之前的办公空间培训、办公,同在杭州梦想小镇天使村,仅几步路之隔。 为企业输送新媒体人才,只向B端收费是地心引力的商业模式,除此之外,这些每天上午听课,下午实操——“做号”的学员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壮大着“开始系”。地心引力员工透露,正常情况下,每个学员每月都能实现1000个粉丝的增长量,三个月培训期结束,离开工场时每个学员至少都能留下3000个粉丝,其中也不乏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一个从零开始的公号做到一万粉丝的优秀学员。正如被大家戏称为“校长”的寂然所说:“我们不是一个做号的公司,但我们是一个有很多号的公司。只要掌握了方法论,每个人都能打造爆款文章,10万+不在话下。”
频繁收获高阅读量,随之而来的便是争议。一位新媒体编辑打了一个比喻:微信公号内容这池水已有泡沫产生,而徐建军以及他背后的团队,正在用工业化生产内容的方式往这池水里倒洗衣粉。
徐不以为然,他认为现在的内容行业没有泡沫。“泡沫是供给大于需求之后产生的东西,而现在好内容很少,远远不够。这只是一个淘汰的过程,营销方式在自我升级。谁的内容对用户更有冲击力,能跟用户产生更强的关联性,让用户更认同它,谁就最厉害。还有就是内容推到用户那儿,后面的商业框架如何来变现。” 地心引力学员林俊凯告诉“商业人物”记者,“作为学员我现在还没办法完全原创,我们现在叫做‘微创’,二次甚至三次整理。”电信专业毕业的他已有几年工作经验,如今愿意作为学员在这里学习是因为能学到东西,并且看好新媒体这个方向。林俊凯接手的第一个微信公号叫“财富合伙人”,即便没学过投资理财和资产配置的相关知识,但是通过导师的引导,他掌握了可以应用在任一领域的技巧,现在已开始负责运营另一个科技类账号。“这是我们的生态,我们能够像工厂那样标准化生产内容,意味着可持续性。第一,整体的质量不会有大的下降,第二,易于新的团队的接手,”徐建军说,“否则的话只是偶然性的,那么多微信公众号,没有多少具备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关于创业,徐提到人的格局,他认为这是天生注定的。见VC时总会不可避免地被考量商业模式,但他觉得其实看创始人的格局就够了。“有些投资人喜欢那种比较有野心的,很坏的,像流氓一样的,可能我们看起来不像,比较秀气。但那是外表,内心里真正是有欲望的。”徐提到,他很怕那种一边创业一边拿着佛珠转的,他跟自己的工作伙伴说,不要在那里点两根香,泡个茶,疯了吗?那些东西是叫你放下,商业是欲望,就是占有。
“我把创业理解成一次巨大的消耗,并且不断消耗,所以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欲望,真的就不要创业了,没什么戏的,因为到最后真是很残酷,丛林法则。”徐建军说道。
*图片购自视觉中国@cfp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hsy111520,邀您加入商友会
1.转载请事先获得授权(联系人微信ID:hsy111520)。
2.喜欢就分享出去,让我们用优质原创内容占领朋友圈。
3.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